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刚毅大学士最痛恨的是洋人,其次痛恨的是汉人,他书房里挂着一幅自己亲笔写的书法,表达了他的心声,上写“汉人亡,满人强,汉人疲,满人肥”,如此坦荡表露,倒也是条汉子。

大学士与载字辈三兄弟一同出了乾清门,拱手作别,自顾去了。乾清门是后宫的大门,前朝后寝,就在这里区分,军机处就是在乾清门一旁的围墙下盖的一个长条形状的屋子而已。

载勋载澜从乾清门侍卫处领取了暂存在这的武器,想到就要去天津执行钦差任务,杀许景澄等人,不由得就隐隐兴奋起来,手痒痒,想杀点什么练练手。

忽然载澜说:“洋人要求归政皇帝,这用心也太恶毒了吧。”

这话里有话啊,三兄弟交换一下眼神,彼此都有了点想法。

他们同属宗室中的“大阿哥党”,政治目标是促成溥俊登基,这样年富力强的载漪就会在太后殡天之后成为大清太上皇,摄政王,实际上的统治者。

溥俊登基的最大障碍就是囚禁在瀛台的光绪皇帝载湉,这个废帝实在太过年轻,虚岁才三十,而太后都六十六了,谁能活得过谁不言而喻,而且洋人一直反对废黜光绪,皆因在洋人心目中,皇帝代表进步,维新,开放市场,而载漪的儿子代表的则是守旧,闭关。所以载漪才这么激烈的想利用义和团驱逐洋人。

归根结底,载漪喜欢的不是那帮红包头的臭老爷们,而是皇权。

如果把光绪干掉,那么问题不就迎刃而解了么,没有其他候选人了,只能让溥俊继位,这多省事啊。

“不如……”载勋做了个切瓜的手势。

载漪看了看远处一群红包头,那都是他精心挑选出来的卫队士兵,故作义和团打扮,其实是虎神营的兵,红包头意味着政治正确,也意味着干什么都不用负责,所以才这样穿着。

国战期间,京城混乱,浑水才好摸鱼,端郡王经过短时间的思索,决定选日子不如撞日子,就今天了!

“走!”载漪一声令下,两位好兄弟急忙招呼卫队跟上。

紫禁城西隔壁就是西苑,光绪皇帝就住在西苑的瀛台上,直接上门把人弄死拉倒,对外就宣称得病暴毙,反正从戊戌变法失败起太后就一直对外宣扬光绪身体不好,这时候死也很正常。

这群人没走来时的路,引起了乾清门侍卫们的注意,这帮侍卫都是勋贵子弟,赏穿黄马褂的贵族精英,对于朝廷大事上心的很,发觉不对劲,当即就有人报告去了。

端王带人直冲西苑,守卫宫禁的护军根本不敢阻拦,这哥仨都是姓爱新觉罗的,又是亲王又是郡王的,还兼着禁卫军的官儿,九门提督,太后眼前的红人儿,谁敢拦,谁又有资格拦。

一群红包头横冲直撞,进了西苑直奔瀛台,瀛台是个四面环水的小岛,只有北面有通道连接陆地,非常适合软禁人,自打戊戌变法失败后,光绪就一直关在这里,不到三十周岁的人,衰老的不成样子。

庚子年的夏季,似乎格外酷热,大清朝的光绪皇帝不像他的前任同治皇帝那样有着丰富的微服私访体验,不知道胡同里的蝉鸣,城门口的骆驼,四合院里每逢夏天搭的凉棚,丝瓜架子和水井里冰着的西瓜,他只记得颐和园昆明湖的荷叶,还有珍妃的笑容。

瀛台上有大小宫殿、楼台亭阁数十间,又有水面环绕,景色怡人,本该住的十分舒适,但此时的瀛台化身监狱,所有建筑的门座都用砖堵砌起来,只留一座宫殿给皇帝居住,四周空地上搭建四座木板房,供看守人员值班所用,通往陆地的桥头也驻扎了几十名护军,可谓警卫森严。

皇帝并非不知道外面发生的事情,这几个月来,大白天都能看到浓烟冲天,枪炮声不绝于耳,有时候焚烧房屋形成的灰烬会飘到大内,落在院子里,竟有一种亡国气象。

朝廷向列强开战,属于自寻死路,但皇帝心中亦有一丝异动,这是太后的厄运,说不定是自己的机会。

桥头一阵喧哗,护军们试图阻拦端郡王带人上岛,被载澜一脚踹翻:“反了天了,连爱新觉罗家的人也敢拦么,你究竟几个脑袋?”

护军都是旗人,在宗室面前低声下气,唯唯诺诺,让开一条路来,端王带着众人上了瀛台,大呼载湉的名字,太监们慌了,迎上来伺候,端王这是唱的哪一出,即便是废帝,也不是王爷能随便处置的,不得请太后的懿旨么。

“起开。”载澜又是一脚踹过去,小太监屁滚尿流。

载湉出现了,清瘦的男子,身穿玉白色长衫,眉宇间一丝晦气,哪有半分皇帝的气派。

端王有些胆怯,但很快就勇敢起来,杀了载湉,溥俊就是皇帝了,这时候不需要废话,直接干就完了。

“尔等找朕何事?”光绪强做镇定,其实已经猜到这些叔伯兄弟的企图。

“得罪了。”载勋和载澜相对点点头,拿出一幅白绫,一个抓住光绪,一个将白绫绕在他脖子上,打算将其绞死。

光绪没有反抗,被软禁的岁月里,他度日如年,早将每种可能性都考虑在内,太后帮自己立储,他是知道的,生在帝王家,这些伎俩无师自通。

“载漪,你也太急了些。”光绪叹了口气。

两兄弟正要合力绞杀废帝,大队人马赶到了,是紫禁城那边派来的大内侍卫们,端王麾下迟疑了一下,放弃了较劲的想法,这儿毕竟是紫禁城隔壁,驻扎着几千个护军,他们这些人翻不出水花。

“奴才崔玉贵给端王,庄亲王,辅国公请安了。”一个四十来岁圆滚滚面孔的太监客客气气打千说道,然后脸色一变:“太后口谕。”

载漪载勋载澜三兄弟一起打千:“奴才在。”

“老佛爷说,谁都不许调皮。”

这几个字就是太后的口谕,既显出亲切的态度,又明确制止了他们的行为。

载勋载澜急忙松开白绫,没事人一样掸着身上不存在灰尘,若无其事道:“看这云彩,明儿要闹天儿啊。”

光绪皇帝什么都没说,仿佛这场虚惊和自己无关。

崔玉贵是宫里的二总管,地位仅次于李莲英,端王也得给他面子,今天这事儿就到此为止了,载漪摘下一枚羊脂白玉的玉佩塞在崔玉贵手里:“一点意思,二总管拿去喝茶。”

“奴才谢王爷赏。”崔玉贵不卑不亢接了玉佩,带着大内侍卫监视着端王等人离开西苑,再回储秀宫报告太后,将端王给的小礼物也一并上缴,以示忠心。

慈禧很是不悦,皇位算什么,自己说给谁就给谁,全凭一句话,但哀家能给,你不能自己取啊。

对小崔的这点忠心,太后还是蛮欣慰的,说句你留着玩吧,又将玉佩赐给他。

载勋和载澜感觉闯了个大祸,回去之后就麻溜的收拾行李,带兵杀奔天津,着急忙慌的想立功,将功补过,挽回在太后心中的调皮印象。

这支队伍可了不得,东拼西凑,滥竽充数,驴粪蛋子外面光,单看排场那是不得了,盔明甲亮,头盔上红缨老高,比戏台上的楚霸王还威风。

大清的军制正处于新旧交替之中,武卫军是新式军队,穿的是中西结合的短打军服,用的是洋枪,请的是欧洲教官,练的是列强的兵法。而旧式的军队仍未淘汰,依然带着红缨帽,穿着号坎,扛着鸟枪,载勋是九门提督,步军统领,掌握京畿重兵,听着很厉害,其实手下统辖的军队属于二线治安部队性质,管管地痞流氓就是业务上限了,让他们和洋人开兵见仗,实属困难。

载勋知道自己这些兵将的成色,所以挑选了三千义和团随军出征,南下天津,一路上敲锣打鼓,八旗盔甲旗帜与托塔天王孙悟空红孩儿扮相的下凡神仙一起出现,比马戏班还热闹,沿途百姓看了个眼饱。

……

天津,紫竹林小楼,谈判还在继续,大清执意与列强单独媾和,现在轮到的是美国人,美国公使爱德华.康格略有疑惑地看着眼前的谈判对象。

一个是顶戴花翎、一丝不苟的清国外交官许景澄,这是老相识了,另一个人却穿着白色的亚麻西装,梳着超前于时代的发型,白皮鞋一尘不染,衣襟上挂着白金表链,看起来像一个沐浴着欧洲文明长大的新加坡人。

但这个人却是大清的副将,这些天来将联军打的灰头土脸的清国军人,这份违和感强烈到康格公使有一种时光穿越的错觉。


页面连接:http://www.politicalblack.com/book_0_hzzwn/nfcvfczh.html

69书吧 360小说网 贼吧小说网

首页 目录 +惊喜 下一页

宝书网第一版主小说网贼吧小说网镇魂小说网贼吧小说网宝书网笔趣阁5200新笔趣阁bl文库宝书网bl文库贼吧小说网贼吧小说网猪八戒小说网 宝宝起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