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刘黑马下战书的时候,刘骁正在十三世纪工作室开会,此次会议主要是验收白龙集团所属工厂制造的新式工具。

白龙集团内部也是有竞争的,钱学林的学院派和老邢的实践派走的不是一个路线,就像前苏联的苏霍伊设计局和米格设计局一样,虽然不是零和游戏那种竞争,但总要分出个高低来。

桌上摆着三支长枪,三支短枪,只有一支长枪是钱学林的作品,其他都是老邢手工打造的。

钱学林那支长枪就是被白龙军选为制式装备的单发滑膛枪,机匣仿造于英国十九世纪的一代名枪马蒂尼亨利,区别在于没有膛线,但威力巨大,射程和准头也比燧发枪强许多,功劳在于采用了新型发射药。

老邢不服,因为他的两支作品更加优秀,三支长枪都用了同样的口径,同样的木质枪托,这是出于枪族化的考量,但老邢造的第二支是拉了膛线的,精准度和射程更胜一筹。

第三支就更厉害了,搞成了泵动式的五连发。

老邢说:“怎么论,也是我造的更强更好啊。”

钱学林一直敬重老师傅,但在工作面前寸步不让,他说:“邢师傅,您造的确实好,确实强,这个我承认,可咱们考虑的是大规模装备部队,成本得压低,拉膛线要采购设备,不是您一根根拉能供应的,增加的工序也是成本,还有五连发,也是没必要,打猎的最多就是双筒,没有听说拿机枪去打狮子老虎的。”

这就是两种设计思维的碰撞,钱学林站的位置更高,是以兵工厂总工程师的角度看问题,而老邢则是精益求精的匠人思维。

钱学林又说道:“有膛线,膛压就高,对子弹的要求也高,只能在这边造,风险就随之增大,咱们老老实实做生意,没必要触犯法律,给自己找不自在,再说高级的弹药不能自己生产,枪就成了烧火棍,还是一发一发慢慢来比较好。”

刘骁打圆场道:“这样,邢师傅的作品小规模生产,用来装备特种部队和我的卫队。”

老邢这才平息怒火,指着三支手枪说:“看看这个。”

三支手枪,从简易到复杂,第一支是单发撅开式,俗称单打一独角牛,用的是S32黑头射钉弹的铜壳改造,第二支类似,只是单发改成双发,两根枪管并列,两个击锤平行,扳机分两道火,慢点可以一发一发打,扣快了两发一起射出。

当过中学体育老师的可以认出来,这造型酷似发令枪,事实上早期的地下匠人使用射钉弹和发令枪改造喷子的案例比比皆是,搞得现在射钉枪都被淘汰了,就是老邢这种师傅造成的后果。

第三支就厉害了,是老邢亲自打造的左轮枪,原型是西部片中常见的柯尔特M1873,老邢的创造性在于,这支枪既可以发射普通铜壳子弹,也可以发射黑火药和铅弹。

刘骁赞叹不已,钱学林只是礼貌的点点头,挑起大拇指,心里却很鄙夷,老师傅卖弄这些不实用的奇技淫巧,就是一个字,玩儿!

“这东西好,拿来奖赏功臣啥的,最好再镀个金。”刘骁说,他打过仗,知道武器越简单越好,战场上他宁愿选用双管发令枪,也不会选这种复杂的左轮。

懂行的人都知道,造枪容易,造子弹难,巴基斯坦白沙瓦的手艺人凭借简陋的工具和钢材就能造出AK47,但他们却无法造出子弹来,越是先进的子弹,工艺越复杂,需要流水线设备,这都在其次,重要的是危险性,在当下社会造这种玩意是犯罪行为。

钱学林到底是高材生,他收购了一家化工厂,证照齐全,合法合规生产双基发射药,这是射钉弹上用的材料,现在的主流射钉弹和以往那种铜壳的不一样,和钉子一体化了,没法改造成危险品,但用料是一样的,使用双基药的吊顶神器,动能高达1100焦耳,能打穿八毫米的钢板再钉进混凝土里,要知道95式自动步枪的动能也才1952焦耳。

所以,枪械换代的基础不在于枪的先进与否,而在于弹药。

现在经济形势不好,对环保尤其查得严,一些民营小化工厂濒临倒闭,钱学林挑了两家证照齐全,机器运行良好的企业,斥巨资收购,还按照以前的模式代工眼镜架,台球等塑料制品。

这种塑料的英文名字叫celluloid,就是赛璐珞,最早的合成塑料,化学成分是硝酸纤维素加上樟脑作为增塑剂,这种材质的缺点是极其的易燃,早年间的电影胶片就是赛璐珞的,如果放映室失火,那就是灾难性的,等于点燃了一堆炸药。

工厂继续生产硝化纤维素,流程完全合法,安监部门来查过,新来的厂主非常重视安全生产,对工人也很厚道,双休带三险一金,对此附近工业园的其他企业家背地里都说这是个外行,这样干企业迟早得黄。

工人们不操心厂子的经营情况,原先的推销员队伍全都离职了,现在厂子似乎不愁销路,一车车的货往外拉,也不知道卖到哪里去,反正工资按时发,工人们也懒得去关心那些。

在另一家小型民营金属加工厂里,流水线正在将铜皮冲压成一个个直径十五毫米的敞口铜盂,这些铜盂与化工材料一起运输到物流中心,再由其他车辆统一运到金洋中心的地下停车场。

弹药的组装是纯手工的,不在本地进行,而是放在龙潭寨的兵工厂。

至于枪械的加工,也是外包加自制,机匣交给三家完全没有任何联系的金属加工厂制造,只制造零部件,看不出是什么产品上用的,至于木质枪托和护木,则是刘德龙的木器厂制造,这种东西在玩具枪上用的挺多,还有用于出口的,而且仿的是十九世纪的非现役步枪配件,也是合理合法的。

至于难度最高的枪管,依然是采购合适口径的精密管,精度高,光滑细腻,不需要拉膛线,滑膛枪不挑子弹,可喷万物,才是最合适的。

这些配件同样运到金洋中心,不在本土进行组装,绝不会出现成品外流情况,杜绝了法律风险发生。

枪是最危险的东西,稍不留意就会酿成大祸,但炮就无所谓了,因为没有犯罪分子会使用炮来作案,可以大模大样的以生产影视道具的名义进行制造,甚至可以拉出膛线来,目前仿造的是阿姆斯特朗后膛炮,南北战争时期的产物,但需要时间,一时半会还不能取代大喷子。

刘骁在攻打巴州的战斗中强烈感受到白龙军缺乏一种介乎于燧发枪和大喷子之间的中型火力。

他的感觉是正确的,这种东西在历史上真有,在日本叫做大筒,是增大尺码的火绳枪,在中国叫做抬炮,或者大抬杆,清末时绿营兵两个人抬一杆放大一号的鸟枪,射程比鸟枪更远,威力更大,优点在于不需要炮架和炮车,一个人就能扛得动,机动性超强便于山地作战。

但是这东西按照步枪的规格放大并不好用,后坐力过大,士兵的肩膀承受不了。

钱学林临时发明了一种东西,用直径八十毫米的钢管加上简单的支架和提手,就是一门简易无后坐力炮,重点在于炮弹,后部用压实的刨花锯末填充,打起来两头喷火,装上实心弹打战船城墙最好,装上铁砂子,能顶一门炮用,而且不需要驮马,不需要炮组,两个人就够了。

这些都是批量化工业生产的,唯有老邢是纯手工打造违禁品,反正他干了一辈子这个,也不差这些了,而且成品不会外流到社会上惹祸,基本也没什么风险。

各种各样的物资如百川归海一般汇聚到金洋中心,然后悄无声息的消失了,它们出现在龙潭寨的兵工厂里,大批妇女儿童进厂当了工人,给铜壳装填底火和铁弹,装配步枪,装好了还要试射,摸的多了手就熟练,不知不觉间又培训了一批后备军。

钓鱼城秣马厉兵的时候,蒙古军也在加紧现代化武装,装备突火枪的步兵们排成三列阵线,依次向一百步外的草靶发射弹药,刘黑马祖孙三代在现场观摩。

效果实在不能令人满意,虽然刘纬学会了白龙军的秘密,什么三段击之类的绝招都没瞒着他,但突火枪实在做不到同时击发,点火的捻子长短不一,燃烧速度不同,同一列的士兵同时点火,发射也会出现几秒乃至十几秒的间隔,形成不了弹幕。

还有皮炮,也比精密管差太远,光炸膛事件就发生了十几回,就凭这样的山寨火器步兵,一个回合都过不了。

刘黑马一意孤行,非得和白龙军决一死战。


页面连接:http://www.politicalblack.com/book_0_hzzwn/nfcvfvnf.html

69书吧 360小说网 贼吧小说网

首页 目录 +惊喜 下一页

飞飞小说网贼吧网贼吧小说网镇魂小说网贼吧小说网宝书网笔趣阁5200新笔趣阁bl文库宝书网bl文库贼吧小说网贼吧小说网猪八戒小说网 宝宝起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