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石头里面有金子,人民里面有圣人。

——土族谚语

巩氏家族战战兢兢地在金陵城的竹子巷里过着小户人家的日子,不求大富大贵,但求平平安安、健康无虞。即便如此,他们的日子过得也不安生,心中的怨恨和愤懑无处发泄。

巩家的一个子弟叫巩秉良。他平时做一点小生意,接触得人比较多,因而结识了秘密传教的白莲教骨干。

白莲教是从大宋王朝开始流传在江南民间的一种秘密宗教结社。

1133年,南宋江苏吴郡的茅子元在昆山的淀山湖建立白莲忏堂,简化并统一了佛教的修忏仪式,改为师徒传授、宗门相属,自称是白莲导师,坐受众拜。

白莲教起初是佛教的一个分支,崇奉阿弥陀佛,提倡念佛持戒(不杀生、不偷盗、不淫邪、不妄语、不饮酒合称五戒),以求来世前往西方的净土,因此叫做白莲教。

白莲教的教主和首领们利用白莲教经文中反对黑暗、追求光明、光明最终必将战胜黑暗的教义,宣传“大劫在遇,天地皆暗,日月无光”,“黄天将死.苍天将生”,“世界必一大变”,号召信徒四海为家,把教友之间的关系看当做是一个父母生养的兄弟姊妹关系,提倡信徒互相支援财物,互相帮助,男女平等。这些口号直接反映了广大农民的利益和迫切的要求。因此,白莲教对贫苦的农民有极大的吸引力。

白莲教刚一产生就遭到了南宋王朝的禁止。但是,因为教义浅显、修行简单,又符合百姓的心声,白莲教发展得非常迅速,在江南一带广泛传播,甚至传播到了蒙古人统治下的北方地区,成为了一种巨大的社会力量。

大元统一全国以后,白莲教受到了朝廷的承认和奖掖,进入全盛的时期。在此期间,白莲教发展为一个独立的宗教,成为佛道之外最大的宗教教派。

白莲教忏堂除了给大元皇室和有地位的人家祈福做寿之外,还做了大量的善事公务。通过传教敛钱,很多白莲教忏堂代代相传的成为祖业,无论是在经济上还是在信仰上,都构成了隐藏在大元帝国社会下层的一股强大的异己力量。

进入大元王朝中叶以后,假借白莲教名义造反的事件不断发生,引起了大元朝廷的高度注意。

1308年6月,朝廷下令禁止白莲教。1311年,大元恢复了白莲教的合法地位。1322年,白莲教的活动又被限制。

因此,许多地方的白莲教组织都对大元官府抱有强烈的敌对态度。

统治阶级花天酒地,极尽奢靡,日益腐化堕落,不顾人民的死活,对人民的压迫和剥削空前残酷,致使大元王朝进入了灭亡前的疯狂时期。

韩山童是赵州栾城(今河北省栾城)的一个汉人。他的祖辈因为从事白莲教活动被官府强行搬迁到永年(今天河北省永年)。韩山童对飞扬跋扈的蒙古人深恶痛绝,立志要驱除鞑虏、恢复汉地。

韩山童一边在家乡务农,一边私下里在农民中间传播白莲教,悄悄地向人们宣传:弥勒即将降生,明王就要出世了。

刘福通出生于安徽阜阳刘肖镇的一个巨富之家,自幼性情豪爽,聪明过人,胸怀大志。长大以后,刘福通担任朱皋镇(位于今天安徽省阜南县)巡检,正直仗义。

官府统治残暴,豫南皖北的百姓涂炭,怨声载道,民族矛盾空前尖锐。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大元的钦差贾鲁勒索刘家的珍兽白鹿没有得逞,便假公济私,以修河为名改变河道,拆毁了刘家的豪宅大院。

国仇家恨促使刘福通下定决心起来造反,执意消灭大元。

一次偶然的机会,刘福通成为韩山童的白莲教信徒。他们两个人坐在油灯下畅谈,历数大元暴政的罪恶,共同主张推翻异族的统治。

1351年,大元王朝强征15万民工修筑当时流经安徽北部的黄河的堤坝。

韩山童和刘福通认为起义的时机已到。他们事先编造了“石人一只眼,挑动黄河天下反”的民谣四处传播。同时,他们又在河道中提前埋设了一尊背上刻着“石人一只眼,挑动黄河天下反”的石人。

民工们在修筑水坝取土的时候挖出了石人。顿时,工地上人心开始浮动。大家都开始相信人世间真的有神主。

韩山童和刘福通乘机在颍上(即安徽省颍上县)鼓动民工起义。韩山童为了迎合老百姓怀念大宋王朝的心理,表明自己领导斗争的正当性,对外宣称是大宋王朝宋徽宗的八世孙。

一时间,安徽、河南各地的民众纷纷前来投附。他们聚集一起,宰杀黑牛白马,誓告天地,准备发动武装起义,不料却突然遭到了地方军队的镇压。

韩山童不幸被捕牺牲。他的妻子与儿子韩林儿乘乱逃到了武安山(今天江苏省徐州境)躲藏起来。

刘福通等人冲出了重围,重新聚合起义军,占领了颍州城(今天安徽省阜阳)。

元末农民大起义正式爆发了。

刘福通等人击败了前来镇压的大元军队,迅速占领了安徽、河南的许多城镇。由于起义军头裹红巾为标志,所以称为红巾军。

起义的烈火迅速燃遍了大江南北。

大元朝廷大为震惊,急忙命令监戍治河民工的同知枢密院事赫厮、秃赤率领领6000名卷发碧眼的阿速军人(汉人称他们为碧眼回回或绿睛回回)和各支汉军攻打刘福通。

赫厮、赤秃与河南行省徐左丞三人不专心打仗,沉溺于酒色之中。下属军士也到处剽掠,为害一方。

赫厮远远地望见红巾军人多势众,扬起马鞭,回头就跑,还大声地叫道:“阿卜!阿卜!”(蒙古语,走的意思)

大元的军队不战自溃。

来自高加索北麓的阿速人不服中原的水土,也不会在水域作战,病死的人很多。

后来,徐左丞被朝廷问罪诛杀。赫厮也战死在河南南部的上蔡。

元顺帝为了消灭红巾军这个心腹大患,派遣右丞相脱脱的弟弟也先帖木儿、卫王宽彻哥和巴德尔的四世孙道尔吉率领10余万卫军前往镇压。

道尔吉率领的一支军队攻陷了河南上蔡,俘虏了起义军领导人之一的韩咬儿。

1352年的正月,刘福通的起义军摆脱了大元军队的围剿,挺进到开州(今天河南省濮阳),出现了红衣遍野、呼声动地的壮观场面。

安徽定远人郭子兴响应刘福通的起义号召,带领数千人攻占了濠州(今天安徽省凤阳县一带)。

25岁的濠州青年和尚朱元璋敏锐的眼睛从起义军的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前途和希望。他毅然投奔到郭子兴的麾下,当了一名下级小官。

朱元璋于1328年的冬天出生在孤庄村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在家中排行第四,在家族兄弟中排行第八,所以最早的名子叫朱重八,后来才改成了时尚大气的朱元璋。

由于家境十分贫困,朱元璋没有办法上学读书,从小给村里的地主放牛。

1343年至1344年,濠州接连发生旱灾、蝗灾和瘟疫。不到半个月时间,父亲、母亲和大哥先后去世了,只剩下16岁的朱元璋和二哥。他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跑到寺庙里剃度为僧,做了一个四处乞讨的小行童。

朱元璋参加起义军以后屡次在战斗中创立战功,受到了郭子兴的器重和信任,还娶了他的养女马氏为妻。

此时,刘福通将韩林儿接到了亳州,建立了大宋国,立韩林儿为大宋的皇帝,封号小明王,封韩林儿的母亲杨氏为皇太后。

韩林儿号称宋徽宗的九世孙主要是迎合汉地人民的民族感情,表示实现了光复大宋王朝。小明王的称号也是为了迎合白莲教“明王出世”的预言,表示黑暗已经过去,光明随即到来。

郭子兴病故以后,朱元璋以女婿的身份接掌了起义军的军权,任命韩林儿担任左副元帅,用来招揽怀念大宋王朝的民众和大批的白莲教信徒。

他们积极策划,运筹帷幄,准备发动更大的起义,把占领汉地的鞑虏驱逐出去,收回在契丹、女真和蒙古等异族统治了430多年的中原。

朝廷再次命令也先帖木儿率领30万精兵进驻河北的沙河。

脱脱在屡次出兵镇压刘福通起义军失利的情况下,采取攻击两翼——徐州起义军和南阳襄湘起义军的战略,达到孤立刘福通起义军的目的。

元顺帝由于听信了谗言,竟然下诏削去脱脱的兵权。

诏书刚刚到达军营,百万大军一时四散,竟不战自溃。从此,大元军队丧失了优势,再也没有更多的力量镇压起义军了,只能依靠地主武装来维持大元的统治。


页面连接:http://www.politicalblack.com/book_0_wivwz/znqwhvhn.html

69书吧 360小说网 贼吧小说网

首页 目录 +惊喜 下一页

武侠小说网飞速中文网贼吧小说网镇魂小说网贼吧小说网宝书网笔趣阁5200新笔趣阁bl文库宝书网bl文库贼吧小说网贼吧小说网猪八戒小说网 宝宝起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