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百度搜索溪源密码或溪源密码即可找到本书最新章节.

“嗯,讲的很好!但你说的都是教科书上写的内容。”杨文达说道。

“这有什么不对吗?”马川问道。

“对的。但是你忘了,我们现在要讨论的是,创作这副油画的画家,为什么要给这副油画起名为‘溪源’。”

“对啊,为什么呢?”

“现在有人认为《桃花源记》记载的内容有部分是真实的。哪些是真实的,哪些是虚构的,其实,作者在这篇文章中留下了很多线索,让后人去发现。”

“比如说?”

“第一条是关于时间的线索。作者为什么要将时间设定在晋太元年间?为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先看看当时都发生了哪些大事。

“首先是前秦的符坚统一了北方地区。随后,符坚向南方的东晋发动了著名的淝水之战。淝水之战最终以东晋的完胜而告终。但淝水之战的胜利却是东晋王朝最后的一段美好时光,太元年结束的20多年后东晋王朝就宣告灭亡。”

“嗯,是的。淝水之战的胜利算是东晋王朝的回光返照吧。”

“这一期间,还有一个重要的事情,就是‘五斗米教’在民间各地兴起。虽然,‘五斗米教’实际起源时间很早,但在东晋太元年间是大发展期。太元年结束3年后,也就是公元399年,已成气候的‘五斗米教’,在孙恩的带领下发动叛乱,几乎灭亡东晋。”

“这段时间战乱频繁,安定祥和的生活对老百姓而言真是可望不可及啊。”

“是的。所以,那段时间‘五斗米教’的一些思想在民间还是很有市场的。桃花源的故事发生在此时,恐怕还和这有关。

“‘五斗米教’理想就是建立一个乌托邦式的社会。比如,三国时期的张鲁就是‘五斗米教’的一个领袖。他充分利用了‘五斗米教’的力量,在汉中建立了一个乌托邦式的独立王国。他们摒弃了封建政权的构成形态,以教团的管理行使政权的职能。张鲁倡导以道教民,以德化众,并认为粮食和财物为天下公有。所以,他建立义舍,备好食物,供给来往旅行之人无偿吃住。张鲁投降曹操后,‘五斗米教’在汉中建立的组织体系才被打破,但他们的思想却因此传播到全国各地。

“到东晋太元年间,社会更加混乱,人们也就更加希望找到一个像桃花源一样的理想国。所以,桃花源的故事发生在这一时间就很容易理解了。”

“有道理。”

“第二条是关于捕鱼人的线索。这个捕鱼人真的是捕鱼人吗?现在有人推测,这个捕鱼人很可能根本就不是捕鱼人,他就是一个专门被派往寻找桃花源的人。”

“为什么呢?”

“如果他真是一个捕鱼人,他应该在自己熟悉的水域捕鱼,而不会去水流的源头去捕鱼。因为,水流的源头一般都是水浅且清。水至清则无鱼嘛,那里哪来的什么鱼可以捕啊?

“另外,他从桃花源出来后,第一件事就是去找到太守。他去找太守做什么?去领赏吗?太守为什么要找桃花源?桃花源内只是一个普通村庄,又没有什么财富可收刮。

“这一系列的问题,可能有一个答案。就是他们都是‘五斗米教’的人,要寻找一个教义宣传的理想国,这才是他们真正的目的。太守很可能早就有关于桃花源的线索了,所以才派人假扮迷路的捕鱼人去寻找。”

“是的,这个捕鱼人确实有很多疑点。他住在桃花源的时候,家家户户都非常热情地款待他。在离开桃花源时,人们希望他不要告诉外人。他应该不至于出门就恩将仇报。可他一出门就沿路做好标记,并马上报告太守。太守也立即派人跟着他去寻找。这一切似乎都像是计划好了一样。”

“第三条是关于桃花源居民的线索。这些人到底是什么人?真如他们所说,先祖是秦末战乱时,来到这里的吗?其实,很有可能不是。

“原文有一句‘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意思是说,人们在田间耕作的方式,穿着的衣服样式,都和外面的世人一样。这条线索非常重要。

“如果,真如他们所说先祖是秦末战乱时来到这里,而且从未与外人交往,他们甚至不知道有汉、魏、晋的存在,那么穿着的衣服样式怎么可能同外人都是一样的呢?

“秦朝是公元前207年灭亡的,到晋太元的第一年,也就是公元376年,之间580余年,历经秦、西汉、新朝、东汉、三国、西晋、东晋等多个历史朝代。如果说耕作方式一样倒还可以理解,但人们的服装却早已有很大变化,不可能和外人一样啊。

“特别是现在的考古资料证明,东晋的服装样式和秦末是有很大区别的。而且桃花源的故事发生在长江以南地区,那里曾经是楚国的地方,秦末时期,那一带的服装样式和中原的区别更大。”

“关于这个问题,我了解一些。近些年,学界也有所讨论。我听说,现在有两种比较流行的解释:

“一种解释认为可能原文有误,‘悉如外人’当为‘悉异外人’,但这个我觉得太牵强了。

“还有一种解释认为‘悉如外人’里的‘外人’,意思是外国人,或域外之人。很多学校的教师都会援引第二种解释,认为‘外人’是指非华夏地区的人。对原文的翻译就是‘男女的服装样式,和域外之人一样’。这种解释似乎还说得通。”马川说道。

“第二种解释也有问题。首先,古汉语里并没有将‘外人’解释为外国人的说法。其次,原文里一共出现了三个“外人”,分别为‘悉如外人’、‘遂与外人间隔’、‘不足为外人道也’。如果将第一个‘外人’理解为外国人,那么后面的几个‘外人’就完全说不通了。《桃花源记》这样的千古名篇绝不可能出现同一个‘外人’,上下文却有完全不同的解释。”

“那有没有可能,陶渊明那个时代的人根本没有研究过580年间服装样式的变化,想当然的认为服装样式没有变化。所以,他在虚构这一情节时,忽视了这个问题?”马川疑惑的问道。

“我国古代人一直都自诩‘衣冠上国,礼仪之邦’。所以,各朝各代对服饰都有非常严格的规定。很多历史典籍都有专门的篇章对历代的服装规制进行研究和记录。例如,《后汉书-舆服志》对秦、汉时期的服装样式和颜色都有详细研究和记录。《后汉书》的作者范晔和陶渊明基本上是同时代的人。所以,陶渊明作为一个博览群书的大学者,如果完全不了解服装样式的变化情况,那肯定是说不过去的。”

“那作者为什么要有‘悉如外人’的表述呢?”

“我们现在当然只能推测一种合理的解释。作者在这里有一个很深的用意,就是他想强调这里并不是什么仙境,而是一个在人间真实存在的地方。桃花源里面生活的是一群和我们一样,活生生的人,既不是什么鬼也不是什么仙。我们还可以把这条线索再进一步延伸一下,这群人的先祖很有可能并不是秦末战乱来到这里的。他们很有可能是在永嘉之乱时,南渡而来的北方汉人。时间大约在陶渊明写《桃花源记》的一百年前,也是东晋太元年前的大约七十年前。所以,衣着服饰没有什么变化,就很正常了。”

“他们为什么要欺骗捕鱼人说先祖是秦末时期来的呢?”

“永嘉之乱距离太元年的时间并不太久远,说不定当时有些亲历者还在世,因战乱而背井离乡的痛苦,应该仍然是记忆犹新吧。他们隐瞒自己的身世应该有他们迫不得已的原因,只是现在我们很难再考证了。”

百度搜索溪源密码或溪源密码即可找到本书最新章节.


页面连接:http://www.politicalblack.com/book_0_wvvv/cznwncc.html

69书吧 360小说网 贼吧小说网

首页 目录 +惊喜 末页

笔趣小说爱书网贼吧小说网镇魂小说网贼吧小说网宝书网笔趣阁5200新笔趣阁bl文库宝书网bl文库贼吧小说网贼吧小说网猪八戒小说网 宝宝起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