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那,师弟我便以那马之生死做题目,师兄可敢应战?”

“有何不敢?”

“师弟我认为这匹马是活的。”

此言一出,周围的人立马都有些纳闷了,看向角落里那匹正在马槽中进食的白马。

“这匹马本来就是活的啊。”

“这能够叫什么辩题啊?”

“忠臣,王妹子出这么简单的辩题,莫非是想提前认输?”

姬青神情严肃,在他看来,这无疑是王玄清故意为之,表面上,王玄清是把做决定的主动权抛给了商璃,就是要逼着商璃杀掉那匹马,只要她狠下心,下手杀掉那匹马,就能够稳赢,但商璃显然是不舍得下如此狠手的。

大凡是自认为有点文化的人,应该不会对神州文化史上有名的哲学命题“白马非马”感到陌生。

提出此命题的作者公孙龙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可以算是神州诡辩的鼻祖。

在那篇著名的《白马论》中,他的论证逻辑总体如下:提出马是用来称谓马的形体的,白是用来称谓马的颜色不是称呼马的名形体,所以说白马不是马;再从概念的外延上对“白马”与“马”加以区别,“马”这个概念的外延广,包括所有各种不同颜色的马,“白马”这个概念的外延狭,只限于白色的马,与黑马,黄马的外延排斥,所以“白马”是与“马”不同的。然后再分别从不同角度,层次论证自己的逻辑观点。

实质上,公孙龙把“马”,“白”,“白马”这些概念都理解成全是孤立的——即割裂了一般和个别统一的关系,把差异和统一绝对对立起来,认为一般可以脱离个别存在,这就陷入了形而上学的诡辩。

在古希腊,还有一则更妙的诡辩是这样的:

1粒谷子落地时没有响声,

2粒谷子落地时也没有响声,

3粒谷子落地时还是没有响声……

以此类推,1整袋谷子落地时也不会有响声。

这同样是实践上错,逻辑上对。换个说法,诡辩是自觉地,故意地违反逻辑规则和规律而为谬误进行论证,它不同于一般的逻辑的错误,和有的人由于不懂逻辑而不自觉地出现逻辑错误不相同。

1粒谷子落地时是有响声的,只是听不到罢了。

对于诡辩,人们往往习惯于从实践角度去评价它,总是会根据事实去判断它是错误的。

有些诡辩是正确的,有一些是错误的。诡辩既有利也有弊。

比如有这样一则故事:有亲家好开玩笑。有一次甲亲家办喜事,宴请乙亲家,请柬上写道:“来,就是好吃;不来,就是见怪。”乙亲家还是大大方方地去参加宴会。他带了一分礼物,礼单号上还写着一句话:“收下,就是受财;不收下,就是嫌礼轻。”

由此可见,王玄清之所以在此时提出这个辩题,其实就是在逼迫商璃做出和她性情完全不一致的选择。

“璃儿,你还在犹豫什么?赶快杀马!”这话是吕雎说的。

“……此马,可有罪乎?”

“自然无罪。”

“既然无罪,便选择杀马求胜,吾不屑为之,认输也罢。”

“商璃师兄,骏马虽贵,又如何能与战场上那些消逝的人命相比?可曾有人可怜过他们?”

“玄清师弟,棋局虽然象征战争惨烈,但终究不是真正的战争,并没有人命消逝。”

“君子行路,必为煌煌天道,路渐行渐远,且守本心,望师弟三思。”

“大争之世,诡道也可固国安邦,玄清亦恳请师兄三思。”王玄清拿起辟邪剑,随即转身而去。

“本次对弈,胜者,王玄清!”

“我这弟子王玄清,深通人性,谋略出众,无论商璃是杀马还是犹豫不杀,都已经落了下乘……”

“而商璃以马无罪为由,直接宣布认输,无愧于心,着实是让人神往,输也等于不输。”

“这两人,一人有谋略,一人有大智,都是不错的苗子。”

“玄清师弟,想不到你竟然深谙兵棋之道,最后以这等辩论胜过了明夷殿,给我们未济殿大大争光了啊!”未济殿的学子们立马围了上来。

“几位师兄过奖了,不过是尽你所能,玄清对各位师兄弟们的褒奖受之有愧,今后还请师兄弟们多多提携。”

王玄清说着,回头看了一眼随殿的席位,发现凌皓赞许地看了她一眼,点了点头。

“好在,没让你失望呢……”王玄清如释重负地说道。

“好了,这场戏总算也已经结束了,咱们回去吧。”

“是,公子。”

“苏兄也一起来吧,正好,你那两位小妹不放心我这个妹夫,送信过来了,要不要看看?”

“这……那便叨扰了。”

“走吧,你我之间还这么客气做什么?”凌皓看着自己的这位便宜大舅哥,心情非常舒畅。

王玄清的表现并没有让他失望,甚至发挥得比他预想当中的还要好,不论是气势,还是心理。

这就足够了。

嗯,也该回去多多练功了。

……

一个月后。

“伏虎拳,第四式,十字披红!”凌皓大喝一声,周身气血之力被充分调动起来。

所谓十字披红,其实就是右脚略向右后撤半步,同时左拳变掌,边拧边翻至掌心向上向口收回,如搂物状;同时左脚收回并于右脚内侧,右掌心朝前,动作不停;寸(进)左步紧跟右步,左掌变拳翻转,向左膝前沉打,左肘顶向前方,右掌变拳收于腰间,目视前方,尾闾坐住劲这样一套标准的武学动作。

完成这一套动作之后,凌皓这才收了功力,深深地吸了一口气。

“公子,快先歇一会儿吧。”姚蓉这时候出来说道。

伏虎拳又称降龙伏虎拳,是优秀的武术拳种之一,属于武当山的镇山之拳,武当山习武道人增长功力的拳种。

伏虎拳讲究力量和速度以及气势,是一种欣赏性和实用性很强的传统拳种,既能强身健体又能练功练气,故深受练武之人喜爱。

伏虎拳系“铁头和尚”所传。铁头和尚先到棠口乡大章小门院,后到周宁县礼门乡小坑村传授伏虎拳。由该村张必宝拳师再传屏南卜塔村张奕满。张明伟系张奕满之子,练习此拳多年,颇得要领。

该拳法是传统象形拳之一,练习者要求拱项缩头,瞠目眺牙,模仿虎形,领会虎神。

该拳结构严谨,地盘扎实,进攻时迅速准确,防守时密不透风,身法敏捷灵活,动作刚劲有力。

一招一式,似粗实细,拳、掌、指、爪,劈、打、抓、戳,变化微妙,实用价值高,是一门完整难得的拳种。

武当伏虎拳,共有65式,是武当山镇山之拳,又名降龙伏虎拳,是武当山习武之道人增长功力的拳种之一。

以手法为主,腿法为辅,主要练习方法有带手、冲拳反腿、三连手等风格特点,是刚中有柔、柔中有刚、势势逼人,不仅有强身健体之功,更有防身制敌之用。

伏虎拳发源于明朝晚期,当时峨眉山月朗和尚在山上的伏虎寺修行、练功。

由于当时峨眉山上有很多猛虎时常袭击人们,武艺高强的月朗和尚便担任了打虎保寺的任务。在和猛虎的数次博弈后,月朗和尚根据老虎的攻击特性,研究出一套非常实用的御虎术,并就此衍生开来,最终创造了在后世闻名于世的“伏虎拳”……

不过,说是这么说,自己练习起来可就不是那么容易了。

这个不比是太极云手,可以刚柔并济,这是要完全模仿猛虎才得以出现的招式。

为此,凌皓在这一个月内至少下山观摩了野外山林当中的野生猛虎不下几十次,顺便也同猛虎搏斗了几十次,随殿的学子们都觉得凌皓变得像个“痴人”一般,成天在学殿里钻研猛虎下山的武学架势。

但尽管如此,却没有人敢说凌皓一点都不努力。

因为自从上次凌皓战败了天风殿的龙野之后,龙野也曾经来找过几次麻烦,但每一次,龙野都发现,凌皓的底蕴似乎变得越来越捉摸不透了。

所以,打完了之后,这家伙还是会死皮赖脸地赖在凌皓这里不走,说什么也要让凌皓做点好吃的饭菜,抚慰一下他“受伤”的心灵。

凌皓自然也不至于因为这个家伙几次三番跑来挑战自己就闭门谢客,每次还是会拿出好酒好菜来,让他吃饱喝足之后离去。

因此,两个人之间的关系倒也并没有太大的裂痕,只不过,凌皓感觉,这家伙的天赋似乎都用来吃喝玩乐了,自己酿的好酒都快让这家伙喝完了……

最近他正在考虑要不要拉拢一下蓝钰,顺便借助蓝家的势力,帮着自己引见一下山长大人。

对于这个漫画中出现的最强战力,凌皓一直是非常好奇的,他很想知道,这个世界里的天花板战力究竟有多强大。

嗯……要是能有个愣头青跟着自己一起去那就更好了。

“公子,你这伏虎拳练得越来越好了。”姚蓉看着凌皓**的上身上那已经颇具规模的肌肉,不由得一阵脸红心跳。

虽然凌皓没再和她嘿嘿,但是凌皓却很热心让她跟着自己一起练功,所以,两个人的关系不但没像之前那样疏远,反倒走得更近了一些。

当然,也不排除凌皓勤奋练功的修习成果,让姚蓉感觉到十分的有安全感。

这可不是那些像后世那样靠药物弄出来的假肌肉,这几乎就是相当于半个龙哥那样的肌肉群了,虽然凌皓的身形有限,但的的确确是实打实的煅体修习出来的肌肉,看上去充满了力量感和爆发力。

不过凌皓除了外出练功以外,就是安静地完成自己的每日功课,顺便结交一些其他的贵族子弟。

学宫里,只有两类人最自由,一类是负责各学殿膳食的庖厨们,另一类就是随殿的学子们。

由于随殿是普通学子们的聚集地,自然是不存在有天才出现的,因此学士们对随殿学子们的管控反而是最宽松的。

像凌皓这样外出练功的反而会得到学士们的夸奖,因为凌皓下山后去的不是其他地方,而是在山下常人都不敢随便靠近的地方——虎啸涧。

之所以叫这个名字,主要是因为这个山涧上足足几十头猛虎盘踞于此,凌皓敢上这个地方去练功,自然是勇士中的勇士,当然会得到学士们的称赞和表扬。

听说那地方之前还死过人呢。

在这个高武世界里,修习武学就是一个有条件的贵族子弟们都会认真去做的事情,凌皓发现,自己已经逐渐习惯了这种生活,每天不练功反而感觉浑身不自在。

这也算是“痴”了吧?


页面连接:http://www.politicalblack.com/book_0_zooh/zqhzhhi.html

69书吧 360小说网 贼吧小说网

首页 目录 +惊喜 末页

豆豆小说网笔趣小说贼吧小说网镇魂小说网贼吧小说网宝书网笔趣阁5200新笔趣阁bl文库宝书网bl文库贼吧小说网贼吧小说网猪八戒小说网 宝宝起名